手指關節疼痛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種,從簡單的過度使用、運動傷害,到更複雜的疾病如退化性關節炎或類風濕性關節炎,這篇文章將帶你一次掌握手指關節疼痛的可能原因、應對方法和注意事項。

前言

手指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極高的部位,從提東西、寫字到滑手機,幾乎都離不開它的靈活運作。然而,當開始發生手指關節疼痛時,不僅會影響生活效率,更可能是身體健康發出的警訊。

手指關節疼痛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種,從簡單的過度使用、運動傷害,到更複雜的疾病如退化性關節炎或類風濕性關節炎,每一種都需要特別注意。

該如何判斷手指關節疼痛的原因?有哪些有效的應對方式?日常生活中又該注意什麼,才能保護我們的手指關節,避免疼痛加重?這篇文章將帶你一次掌握手指關節疼痛的可能原因、應對方法和注意事項,幫助你找回手指的靈活與舒適。


 

文章目錄

一、手指關節疼痛的原因?

二、手指關節疼痛的症狀有哪些?

三、手指關節疼痛僵硬怎麼辦?學會4招守護手指關節健康!

四、日常注意事項:保護手指關節健康的關鍵

五、結論


 

 

一、手指關節疼痛的原因?

手指關節疼痛的原因包含:媽媽手、板機指、類風溼性關節炎、退化性關節炎

 

手指關節疼痛的原因其實很多,可能是短期的不適,也可能是長期疾病的徵兆。以下是幾個常見的原因:

 

1.媽媽手

醫學上稱為「狹窄性肌腱滑膜炎」,是一種因拇指過度使用而引起的手部問題。

簡單來說,就是拇指的肌腱因反覆使用受到摩擦,導致周圍的組織發炎腫脹,讓肌腱在滑動時變得困難,最終引起手腕拇指側的疼痛、僵硬,甚至無法用力。

這種問題好發於需要經常使用拇指的活動,比如抱孩子、擰毛巾、切菜或滑手機等,因為常見於需要照顧孩子的媽媽們,所以被稱為「媽媽手」,其症狀通常表現為手腕拇指側的疼痛,尤其是在拇指用力或活動時疼痛會加劇,有時還會感覺手指關節疼痛加重,嚴重時甚至連抓握或移動拇指都變得困難。

最常發生於新手媽媽、家務工作者、長時間使用手機或電子產品者、需要重複操作的職業者(如廚師、美髮師)等。

 

2.板機指

醫學上稱為「手指屈指肌腱狹窄性肌腱鞘炎」,主要是因為手指的肌腱和周圍的腱鞘發炎腫脹,讓肌腱無法順暢滑動,導致手指在彎曲後卡住伸不直,需要用力或用另一隻手幫忙「彈回來」,就像扣動板機一樣,因此得名。

而手指關節疼痛往往是板機指的首要症狀,隨著病情加重,疼痛感可能變得更加明顯,甚至干擾日常活動,常見於需要反覆使用手指的族群,例如上班族需要長時間打字、滑手機、做家務或提重物的人群,症狀通常表現為手指疼痛、僵硬,甚至活動受限,如果不及時處理,可能會影響日常生活。


 

3.類風濕性關節炎

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免疫性疾病,免疫系統攻擊自身關節組織而引起的問題,初期症狀通常出現在手指或手腕等小關節,會有疼痛、僵硬或腫脹的情況,如果沒有及時治療,發炎可能會逐漸破壞關節,導致變形或活動受限,而這種疾病不僅影響關節,還可能對全身健康造成影響,因此及早發現和治療非常重要,以免病情惡化。

好發於30-50歲的中年人,尤其女性更容易罹患,如果家族中有親人得過類風濕性關節炎,罹患的機率也會提高。

 

4.退化性關節炎

退化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退化性疾病,主要是因為軟骨隨著時間磨損,無法有效吸收骨頭間的衝擊,導致關節疼痛,雖然膝蓋和髖關節是承受壓力較大的部位,也是高好發區,但手指關節也可能因年齡增長或長期反覆使用而受影響,當軟骨不再有效保護骨頭時,關節間的摩擦增加,就會導致疼痛和不適。

常見於40歲以上中老年人,還有,長時間反覆使用手指關節的人,例如打字、使用工具或進行高強度運動的者,也容易因過度磨損而罹患,另外家族有關節炎病史,以及曾受過關節外傷或骨折的人,發病風險也比一般人更高。

了解這些高危因素,有助於我們提早做好關節保養,減少退化帶來的不適。



 

 

二、手指關節疼痛的症狀有哪些?

手指關節疼痛的症狀包含晨僵、腫脹、動作不順暢,出現喀喀聲

 

  • 手指關節疼痛感 :用手指提東西、打字、或開瓶蓋時,感覺手指像是被「扭傷」一樣,越用力越痛。

 

  • 晨僵 :早上起床時,手指關節會感到僵硬,像一台長時間沒運轉的機器一樣「卡卡的」,需要花些時間活動手指,才能恢復靈活。

 

  • 腫脹和紅腫 :手指關節看起來腫腫的,按下去會痛,有時候還會變紅發熱,通常代表關節處可能存在發炎或過度使用的問題。

 

  • 動作不順暢 :想握筆寫字或扣扣子時,會發現手指像「不聽使喚」一樣,無法靈活地完成動作,想要彎曲或伸直手指都變得很費力,這會對日常生活帶來許多不便。

 

  • 喀喀聲 :彎手指的時候會聽到「喀」的一聲,好像骨頭在磨擦,有時候還可能會伴隨輕微的刺痛。


 

 

三、手指關節疼痛僵硬怎麼辦?學會4招守護手指關節健康!

手指關節疼痛僵硬可以透過熱敷按摩、伸展運動、減少過度使用以及均衡飲食來舒緩

 

手指關節疼痛和僵硬可能讓日常動作如抓握、按壓變得困難,無論是因老化、過度使用還是其他健康問題,都需要及時採取保養措施。以下是4個實用方法,幫助維持手指靈活及緩解手指關節疼痛:

 

1. 熱敷與按摩

熱敷能促進血液循環,改善手指關節疼痛與僵硬,每次熱敷10-15分鐘即可,還可以搭配輕柔的手指按摩,不僅可以進一步放鬆緊繃的肌肉和關節,還能減少活動時的不適感,幫助手指恢復靈活。

 

2. 適度伸展運動

定期進行手指伸展運動,不僅可以增強關節的靈活性,還能有效預防僵硬。

每天花幾分鐘時間做一些簡單的動作,例如張開手掌後緩慢握拳,再慢慢放開,或者模仿彈鋼琴的動作,逐根活動手指,同時,可以選擇握橡皮球或彈力球進行輕度練習,這些動作能幫助鍛鍊手部肌肉,提升對關節的支撐力,減少受傷風險,而且這些小動作簡單易行,不受場所限制,非常適合隨時隨地練習。

 

3. 減少過度使用

手指的關節問題大多時候都是因為長期過度使用造成的,因此,適當減少手指的重複性操作非常重要,例如,在工作中避免長時間打字、滑手機或提重物,建議每隔30分鐘讓手指休息片刻,可以嘗試握拳後再放鬆,以緩解疲勞。

如果工作性質無法避免長時間使用手指,建議使用護具來支撐手指,減輕壓力,此外,學會用正確的姿勢操作工具,能有效降低關節的負擔。

 

4. 均衡飲食與補充營養

飲食對關節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,特別是富含抗氧化劑和抗發炎成分的食物,有助於減少關節炎症。例如,鯖魚、秋刀魚等富含omega-3脂肪酸,能緩解發炎;堅果和多種蔬果則提供豐富的抗氧化劑,保護關節組織。

此外,補充維生素D鈣質有助於強化骨骼密度,降低關節退化的風險,飲食上也應避免過多攝取高糖、高鹽和高脂肪的食物,這些可能加重炎症,對關節健康不利。


手指關節疼痛和僵硬雖然令人困擾,但透過以上4個方法進行保養,配合適當的休息與護理,可以有效緩解症狀,保護手指靈活性。但如果症狀持續加重,建議尋求專業醫師的建議,讓手指保持最佳狀態!


 

 

四、日常注意事項:保護手指關節健康的關鍵

透過避免過度用力、保持正確姿勢、留意疼痛信號以及適當休息護理來保護手指關節的健康

 

1.避免過度用力
不論是提重物、搬運東西,還是使用工具,盡量避免施加過大的力氣,否則容易讓手指關節承受過多壓力。

建議選擇分擔重量的方式,或者使用輔助工具,如推車或支撐手套,來減輕關節負擔。

 

2.保持正確姿勢
使用電腦或手機時,確保手腕能保持自然平直,不要過度彎曲或用力施壓。比如打字時輕輕敲擊鍵盤,避免用力過猛,這些細節能有效減少手指和手腕的負擔。

 

3.留意疼痛的信號
如果反覆出現手指關節疼痛、僵硬,甚至感受到活動受限,不要忽視這些身體警訊。及早就醫診斷,可以在病情初期時採取治療或保養措施,避免進一步惡化。

 

4.適當休息與護理
在長時間使用手指後,務必讓手部適當休息,例如工作間隙甩甩手、搓搓手指,緩解疲勞。

必要時,可以佩戴護具穩定關節,避免持續受壓。同時,熱敷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搭配輕柔的按摩能舒緩手指關節疼痛與僵硬,讓手指更放鬆。



 

 

五、結論

手指關節疼痛雖然看似是小問題,但如果忽略,可能會對日常生活造成不小的影響。無論疼痛的原因是過度使用、老化,還是潛在的健康問題,採取正確的保養方式都能幫助緩解不適,並保護手指健康。

而透過熱敷、伸展運動、營養補充以及避免過度使用,你可以輕鬆維持手指的靈活性和功能性,但如果手指關節疼痛持續或症狀加重,記得及早尋求專業醫師的建議,讓手指保持最佳狀態,擁有更健康、更舒適的生活!

 

 

白鶴幫您顧好關節免煩惱

 

參考連結:

https://www.lyprinol.com.tw/blogs/5/91613

https://www.commonhealth.com.tw/article/89322